各類疼痛治療

「針」的有那麼神奇嗎?~乾針療法

什麼是乾針療法?

1940年代初期,醫學博士Janet Travell和David Simons提出「激痛點注射(Trigger point injection)」的理論,將類固醇、止痛藥、生理鹽水等物質注射入

肌筋膜觸發點進行治療,以達到消炎止痛及放鬆肌肉的效果,但這樣的治療方式仍存有藥物副作用的問題。隨著時代的演進與醫療技術的進步,到了1979年捷克醫生Karel Lewit研究發現,其實不注射藥物單純以針尖對人體局部組織進行刺激也能治療疼痛,從此以針尖治療疼痛的治療模式沿襲至今,逐漸發展為現在的乾針療法。

乾針療法因為治療過程只有針刺不注射任何藥物,因此被稱做「乾針」,英文名稱就叫dry needle therapy。利用無注射藥劑的一般注射針頭或針灸針穿透皮膚,以針尖對肌肉內的肌筋膜觸發點或結節進行刺激,誘發組織產生肌肉跳躍的抽縮反應(twitch response),可放鬆原本緊張的肌肉,提高人體的自癒能力,進而能降低發炎反應緩解疼痛。患者接受治療時,一開始針刺入表皮時會先出現酸麻的感覺,很像針灸針刺的針感,當針尖刺激到激痛點時會有類似電擊的感覺,同時也會出現肌肉抽動的反應。乾針療法可治療頸部疼痛、五十肩、肌腱韌帶筋膜炎、筋骨疼痛、椎間盤突出、各種運動傷害、脊椎側彎、肌肉痠麻、肌肉纖維疼痛症等病症。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患有免疫功能不全、凝血功能失調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病患,必須讓專業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是否可接受乾針治療。

乾針理論不及針灸 應用療效有限

乾針又稱為西式針灸,為什麼呢?原來早期西方的醫師看了中醫針灸治療後,對於僅用一根細針即能治好內、外、婦、兒科的許多疾病感到神奇,但因外國醫師只有西醫的知識,並未研習過中醫,因此見針灸使用了一根細針,但是對於中醫針灸12經絡穴位的原理完全不懂,因此只能學習中醫針灸最表淺的部分-「阿是穴」,哪裡有痛就扎哪裡,哪裡有結節就扎哪裡。乾針治療的主要適應症是人體全身的軟組織疼痛症,特別是肌肉纖維疼痛症(Myofascial Pain Syndrome)。

▲乾針刺進皮膚下「結節」。

 

嚴格來說,乾針療法不應該視為一項新的治療,因為從根本理論來分析,乾針療法僅是應用中醫針灸治療原理的其中一小部分,乾針療法的效果幾乎就只等同中醫「阿是穴」的治療效果。因此,依循傳統12經絡及365個穴位的中醫針灸治療,治療適應症橫跨內、外、婦、兒各科,應是比乾針更有廣度及深度的一項治療。

乾針無微創功能不具針刀療效

至於新崛起的針刀微創治療,所依循的原理就更跳脫乾針的「阿是穴」原理及傳統中醫針灸經絡穴位的原理,是依現代西醫解剖學及人體力學的學理出發,因此在軟組織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上更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。因此若單純以治療疼痛的應用效果來說,針刀微創治療應該優於針灸經絡穴位治療,乾針治療的效果應該又更無法比擬了。一位優秀的疼痛治療醫師,最好能熟習各項的治療技術(武器),功夫不嫌多,針刀、針灸、乾針都要能駕輕就熟,才能處理現代各種複雜且病因難斷的疾病。

TOP